冰城陈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4章 音乐城的由来,一封凄美的分手信,冰城陈九,彩虹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17:50,我们来到紫丁香音乐厅。这是一个能容纳七八百人的礼堂,此时观众席已没有多少空位。

前面的舞台上已错落有致地摆放了四十多把空椅子。

我和苏琦按号找到座位,还行位置不错,在第九排的17、18号,距舞台不远也不近。

刚坐下,就见从后台陆续走上来了四十多名手拿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长笛、短笛、单簧管、小号、长号、圆号等乐器的演奏者。

好在身边有音乐系毕业的苏琦,有叫不准的乐器向她请教,都能准确地一一解答。

这些演奏者都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成员。

说起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历史,不得不说一下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历史。

提起位于我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哈尔滨,大家一定会想到“冰城”、“东方莫斯科”、“东方小巴黎”的称号,然而还有一个“音乐城”的名号同样响亮。

在多瑙河畔有个音乐之都~维也纳,而在松花江畔也有个音乐之城~哈尔滨。

百余年来,哈尔滨拥有这么一条音乐的河流,她像松花江一样,不断地浸润着这座城市,荡涤着人们的心灵……

哈尔滨是中国现代音乐的摇篮,发展到今天,每年仍有数百场次包括国际级的音乐演出。

哈尔滨以千年中华民族音乐文脉的传承,以百年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相辉映,现代音乐家摇篮的史实,2010年6月被联合国授予“音乐之城”的美誉,成为飘满音符的音乐之城。

而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、亚洲唯一的“音乐之城”哈尔滨,其实“音乐城”的名号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经有了……

20世纪初,古典音乐曾在哈尔滨兴盛一时。

那时哈尔滨绰号“东方莫斯科”,由俄罗斯音乐家组建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。

19世纪末,伴随中东铁路的修筑,西方音乐传入了哈尔滨,在哈尔滨陆续建立了中东铁路总工厂俱乐部、中东铁路游艇俱乐部、中东铁路俱乐部、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等近20余座现代化剧场。

20世纪初,欧洲的圣彼得堡、莫斯科、巴黎、柏林、汉堡、米兰、华沙等城市大批一流的音乐名家流亡到哈尔滨。

其中有许多犹太人,在这里创建了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音乐训练班,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等近30所音乐学校,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外青少年音乐人才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富贵荣华稳中求

万千风华

开局拿捏雌小鬼,女主跪着说后悔

猫吃苹果

炮灰读心在手,冷面将军心跳怦怦

猫腰

斗罗:歆谙

沐泠韶沫

御兽:你可曾听闻过这梦想的一刀

小马酸辣粉